欢迎光临

雎阳 安史之乱张巡杀妻

1,以史为鉴,我是中国古代史专篇。打仗很多时候不是靠兵力多少,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雎阳城易守难攻,其次张巡的一万士卒背水一战,士气高昂,与此同时,张巡作为主帅,有勇有谋,所以可以以少胜多,打赢雎阳保卫战。张巡张巡出生于唐中宗景龙2年(708年),从小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写文章都可以不用打草稿,落笔成章,长大后又有才干,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由此可见其人品是绝对的。张巡在京城做官时,也正是杨国忠权倾朝野的时候,那个时候想要升官的人纷纷去巴结杨国忠,而张巡有人劝他也这样做,可是被他却拒绝了,不愿意依附权贵,所以即使政绩很好,也未能迁升高官。之后被调任真源县令,当时该地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与官府勾结鱼肉百姓,可是当张巡上台后,立刻就将华南金关押,依法惩杀,之后恩威并施,从此当地人民安居乐业。雎阳之战经过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人沿着雎阳渠向南撤退,他当时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撤退到了雎阳与太守许远、城父县令姚阎合兵一处,总计兵力不到一万人,雎阳地处雎阳渠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集结兵力十几万攻击雎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然后许远觉得自己能力不如张巡,因此推张巡为帅,张巡一上台,就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容,然后出城主动出击,出其不意,使得叛军大败,缴获了大量牛马,张巡把战利品都分给了士兵,自己分毫不要。总的来看,不管是从张巡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上来看,都是十分优秀的,能分清局势,笼络人心,使得关键的时候,大家能团结一处,而且雎阳地处险要,他们先固守,然后再出其不意攻击敌军,用兵灵活,所以能取得雎阳之战的胜利。

雎阳 安史之乱张巡杀妻插图

2,张巡守雍丘、睢阳,以不到万人杀叛军十二万,在没有外援,全国一片哀鸣的情况下,挺了整整两年时间。两年间,他与敌军累战四百次,多次上演化腐朽为神奇的军事奇迹。在这些军功的背后,他领导的竟然是一些饿的只剩皮包骨的士兵!雍丘保卫战安史之乱爆发时,张巡只是个县令,他被太守杨万石任命为长史,逼着作为代表,跟叛军谈投降事宜。张巡不愿意投降,领着部下哭祭祭庙,与单父县令贾贲的部众汇合,距离了两千人马。正当他们寻找落脚点的时候,雍丘城士兵爆发了“起义”。原来雍丘县令令狐潮,抓捕了抵抗安禄山叛军的士兵,准备投降安禄山,不想士兵们趁他出城之际,把令狐潮挡在城外,拒不投降!于是,雍丘成了这三股抵抗力量的落脚点。不久贾贲战死,张巡成了这支三千人队伍的头领。张巡坚守雍丘四个月,期间顶住了令狐潮四万人,百余次的进攻。张巡除了面临军事上的强敌,还要面对内部的投降派,以及粮食短缺的问题。针对投降派,张巡表现出决绝的杀伐,有言降者毫不犹豫地杀掉!有效地统一了人心和士气。军事上,他不因为力量的孱弱而一味死守。他经常出其不意地出城,打偷袭战,不光战绩斐然,还经常掳获众多粮食,曾经一次就缴获了令狐潮几千斛米。退守睢阳鉴于雍丘的形势不断恶化,张巡审时度势,决定退守睢阳,与太守许远兵合一处,以睢阳为据点,拖住叛军,不使其越过睢阳,南下江淮。许远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自愿将军事指挥权交给张巡,并亲自担任部队的后勤保障。不久,安禄山的大将尹子奇率十几万人马,围困睢阳。张巡一面指挥部队受城,一面清缴内奸,一面派人主动出击,把尹子奇打了个措手不及,十几万人竟然大败而逃!此后,这个不长记性的尹子奇,多次被张巡如法泡制。尹子奇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智商有点缺斤少两,他改变了策略,不打了,围困睢阳!这招太狠了!睢阳城内粮草不济,张巡派出求援,周边的人马大都见死不救,城内军民饿得成了皮包骨。张巡对大家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于是,他杀了自己的小妾,给将士们充饥!史书记载,睢阳保卫战近两年时间,一共有三万老弱病残及妇女被当做粮食吃掉!惨烈!!即便在这种环境下,张巡的政治思想工作出色到什么程度,不光自己的部众死心塌地跟着他,就连叛军陆陆续续二百多人,逃离叛军,加入到饿得跟非洲难民似的张巡部队!至德二年十月,睢阳城终于被尹子奇攻破,张巡、许远等骨干被俘。尹子奇亲自出面,游说张巡等投降,包括张巡在内的主要官员,无一人投降,最后全部被杀。张巡的军事才能从一个小小县令,无意间变身军事指挥官,从无军队经历的张巡,却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在雍丘和睢阳保卫战中,让他的军事才华闪耀史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深得防守反击的精髓尽管他的力量跟叛军相差悬殊,但他没有采取消极的死守。正因为力量差距太大,叛军怎么都想不到,在这情情况下,张巡竟然多次分兵主动出击。令狐潮吃了他的亏,尹子奇也吃了他的亏,可笑的是,两人都是反复吃亏。不能不说张巡对突袭战的精髓,把握得太透了,总能让人出其不意。2.战术灵活多变两年间,张巡使用过夜间偷袭、伏兵偷袭、反击战、正面防御战、诈降偷袭等等,战术变化,让敌方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张巡不是行伍出身,没有什么固定俗成的羁绊,针对情况不同,随时调整战术,绝不拘泥于兵法,也没有陈规限定,反而让他大显身手。3.擅长偷袭粮草这招是三国诸葛亮经常玩的,张巡也运用得如火纯青。不过张巡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他是孤军奋战,没有外援。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张巡接应求援归来的部队,竟然没忘记从敌营顺手牵羊,抢回来几百头牛!4.善于打造军心这一点是张巡两年间,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来的最重要原因。张巡面临的几乎就是绝境,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大唐,几乎抛弃了他们。他们就是靠着自己的信念支撑,没有这个信念,就没有强大的军心。张巡打造军心的手段,一是坚决铲除叛逆者,甚至思想不坚定者;二是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感化将士;三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战友,甚至感化叛军。很难想象,一支被饿成皮包骨的军队,竟然以一万人力敌十几万人,两年大小四百战,屹立不倒,如果不是一支信念之师,那便是天神吧!张巡牺牲后,被大唐追赠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并建张巡祠供后人祭奠,宋朝追封他为“保仪尊王”,清朝让他作为陪臣入享太庙,享受皇家祭祀!

3,张巡(708年—757年),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进士出身,曾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河南节度副使。安史之乱时先是帅兵据守雍丘,后又帅兵退守睢阳。于757年因睢阳失守,拒绝降敌,被杀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睢阳之战。张巡据守睢阳时,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着,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唐王朝的税收,财政收入将变得微乎其微。如若如此大唐也就真正的灭亡了。在雍丘击退叛军后,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在宁陵汇合,后于757年帅军进入睢阳进行守卫,当时张巡帅军有3000余人,加上睢阳原本的守卫军也是3000多人,总共6800余人。而叛军是由尹子琦率领的18万大军。叛军于三月、五月、七月三次围攻睢阳。但是睢阳已是孤城,附近的节度使都在观望无人出兵救援,儿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虽然城内有存粮,但是士兵几千人,加上百姓足有四万多人,再多的存粮也有用完的时候。到了叛军第二次围攻睢阳之时,已是五月分,当时的粮食以承紧缺之太,加上天气转热,疾病、瘟疫蚕食这城内的军民。儿到了七月份,叛军第三次围攻睢阳时,城内早已无粮可吃,张巡,为了鼓舞士气,体恤士兵竟将自己的妾杀了给将士充饥,吃完主帅的家人后。然后是城中的妇孺老弱。睢阳城中战前有人口四万,至城破仅剩四百活人。个人认为不会吃那么多,还有病死、饿死、流亡的人数应该不在少数。叛军对城内情况十分了解,于是开始只围不攻,等到后来攻破睢阳时,守军士兵连拉弓的力气都没有了。张巡也被生擒,后拒绝叛军的拉拢被杀。虽说张巡只有6800余人,但是确在10个月左右的睢阳守卫战中消灭叛军12万余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睢阳之战使大唐取得了安史之乱的胜利,使大唐延续了150余年。睢阳为何如此难攻,我想很大功劳都要归功于守军的将领——张巡,与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首先,张巡肯定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的。在安史之乱刚开始时,就意识到了雍州的重要性,帅军护城。而当发现雍州守不住是,又前往宁陵,与许远、姚訚汇合,后又据守睢阳。其所走的每一步都先于叛军,而又是叛军必须要攻打城池。可见其对战争的理解之强。其次,张巡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善于在战争中使用计谋,来达到本当所需要的效果。守卫雍丘时,由于缺钱弓箭,可以效仿诸葛亮草船借箭,将草人放下城墙引诱叛军射箭,然后将草人拉回城内取箭。也可以利用之前的战略麻木敌人后,派真的士兵下城去偷袭叛军。第三,其是一个善于用人的将领。叛军包围睢阳时,其不可能一人守多年城墙。所以其先来自己相中的将领,传授其守城方式、要领,共同守城。第四,张巡虽然为将领,但是每一次冲锋陷阵他都会身先士卒,给部下做一个好的表率。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退却了那么,睢阳也就失守了。同时,也鼓舞了军队的士气。第五,虽然是守城,但是张巡没有恪守成规,面对数十倍的敌军也敢于出城作战。给当时的叛军一个假象。大他们个措手不及。第六,张巡深知被围城后,粮草的重要性。所以其每次出城攻击粮草都是其主要目标。第七,他也是个善于有思想工作的将领。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没有几个人不会害怕,将士们能够跟着张巡坚持到城破,可怜其对战士们做的思想工作是非常到位。同时也彰显了其人格魅力也是能够让部下誓死跟随的。张巡在睢阳之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们也不能忽略将士们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张巡在厉害也是没有作用的。这是整个军队的功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雎阳 安史之乱张巡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