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马从容 鸿雁哀鸣是成语吗

1,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似是非是为上流。中国画不能太像,但又不能不像。像为媚俗,迎合了众多不懂艺术的人的口味,不像为欺世,即指鹿为马愚弄大众。所以画家应该好好把握是与非是这一个点。而徐悲鸿先生所画的马,正是恰到好处地捕捉到这一点上。寥寥数笔,通过画家的笔墨提炼形象地把马的神态体现出来,又与现实中的马拉开了距离,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马从容 鸿雁哀鸣是成语吗插图

2,徐悲鸿先生画马与众不同,他将中国画的水墨和西洋画的造型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画马技法,在先生之前,中国画家画马大多数是学习李公麟,郎世宁,韩干的工笔重彩画法,水墨的马也是以线描为主,虽然形态神态也不错,但是动感方面要略逊一筹,悲鸿先生的水墨马一经问世,彻底改变了中国画对马的理解,先生对水墨运用的纯熟技法,加上他对造型的精准理解,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动感,他的奔马真的跑起来了,这就是对悲鸿先生的奔马作品最好的诠释,加上先生对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使他在中国美术界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作为他作品名片的奔马作品就更是誉满中华了。

3,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我都不知道你这“鸿雁悲鸣,骏马悲嘶”的说法有什么来历。如果没有,这个话都说不通的。如果你指的是徐悲鸿“悲鸿”二字的来历,那就跟徐悲鸿更没有关系了。徐悲鸿原名叫徐寿康,是他老爸徐达章给他取得名字。徐悲鸿1912年第一次来上海以后,就给自己取了“悲鸿”二字,从此,徐悲鸿这个名字,就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了。但是,徐悲鸿的“悲鸿”二字,与鸿雁悲鸣骏马悲嘶,一点关系都没有。徐悲鸿因为觉得人生太悲了,1913年第二次来到上海。不久,父亲病重1914年去世,就回到宜兴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在家乡中学教图画。1915年7月,徐悲鸿第三次到上海,也是困难重重,不容易找到工作。他感觉自己的悲太大了,所以,就取了“悲鸿”二字。鸿不是鸿雁,而是大的意思,也是鸿图大志是意思。鸿雁的声音听起来确实有点悲,但是,骏马就不一定都是悲鸣。马可以悲,可以喜,也可以怒。所以,马有悲鸣,也有喜鸣,例如,人欢马叫,不可能人高兴,马不高兴吧?所以,马也有喜鸣。除了悲鸣、喜鸣,马还有怒,叫做怒嘶。《说文解字》里说,马者,武也。又说:武者,怒也。所以,马的气质又叫“怒武”。马有一种威武不屈的气质,这叫“怒气”和“武气”。徐悲鸿画马,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马。他的马,画出了马的喜怒哀乐,情感的丰富变化。特别是他画出了骏马的怒武气质,所以徐悲鸿画马,人见人爱。是骏马,就应该有一种英雄好汉的气质,这种气质,就像孟子说的,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徐悲鸿虽然画的是马,但是,他的马就像有鸿图大志男子汉一样,是一个英雄好汉。徐悲鸿喜欢画马是从小就有了。他1895年出生在江苏宜兴的屺亭镇,但是,南方也不是很容易见到马的。因为南方的水地比较多,人们出行有船,耕地有水牛。马基本上就是北方人的专利。但是,徐悲鸿爱马,不是因为天天看见马,而是中国人崇尚马文化的精神熏陶了他。例如,一日千里的千里马气派,奔腾不息的龙马精神,勇往直前的战马品格,马到成功的骏马意志,马不停蹄的好马风格。徐悲鸿6岁学画,13岁就跟随画家的父亲,在乡镇卖字画,补贴家用。他经常在一些图画上寻找马的象形。当时,在宜兴很容易见到上海出品的一种香烟盒,上面的图画有马,徐悲鸿就收集这些烟盒,描摹烟盒上的马。这些马的图案,是西方的画法,比较接近写实的画风,所以,徐悲鸿从小就对写实绘画很感兴趣。也从学习写实绘画上,打下了很好的绘画基础。徐悲鸿17岁第一次到上海,他看见马戏团的狮子老虎和马,就喜欢上这些动物了。后来,徐悲鸿从宜兴乡下三次到上海闯荡,希望凭自己的绘画天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1916年1月,徐悲鸿给上海的一个美术出版社上海审美书馆画了一匹马寄给这个出版社,结果令大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兄弟非常吃惊。高剑父看了以后,给他回信说,“虽古人韩干,无以过也”!韩干是唐玄宗时代的青年画家,他以画马闻名,中国历史上说到画马,必须要提到“曹韩”,曹就是曹霸,是韩干的老师。他们师生创作的马的象形,就是唐代最好画马的象形,所以,提到画马,必须提到曹霸韩干。到了宋代李公麟画马也是学习韩干的。高奇峰称赞徐悲鸿画马是古代韩干再生,这是对徐悲鸿画马非常高的评价了。这一年的2月,上海哈同花园仓圣明智大学校长姬觉弥,在《时报》、《申报》多次刊登广告,征求仓圣遗像,选中者还有稿费酬谢。徐悲鸿此时正陷入危机呢,得知这个消息,就画了一幅三尺左右大小的仓颉像应征投稿。很快,徐悲鸿画的仓颉遗像3月就被仓圣明智大学选中了。徐悲鸿出色的绘画才能,得到校长姬觉弥的非常欣赏,就聘他为哈同花园的美术指导,同时还兼任仓圣明智大学的教授,徐悲鸿的命运转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徐悲鸿,在这里遇到赏识他的姬觉弥,作画、工作非常勤奋,不分昼夜,非常珍惜每一天,通过希望得到一笔收入,能够去法国留学深造。其实,二十年代以前,徐悲鸿画马才刚刚开始。徐悲鸿画马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才真正登上了中国历史上画马的最高峰。第一个阶段,是徐悲鸿1918年出国到法国留学学习。在欧洲徐悲鸿刻苦学习了十年西方绘画,系统学习和接受了西方的绘画技术体系,使他的绘画技艺更加精准科学。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到过德国,比利时等国,其中他在德国期间天天到公园画马的写生的速写,对马的生活和感情有了具体的了解。第二个阶段是从1928年回国以后三十年代里,他的画马逐步成熟。例如,1931年画的《九方皋》就是徐悲鸿画人物画马的代表。特别是《九方皋》中的那匹千里马,徐悲鸿画的非常有生气,把一匹即将担任驰骋万里的马,画的跃跃欲试,生气勃勃的,大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愿望。关于徐悲鸿画《九方皋》这幅画,还有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1917年,徐悲鸿赴法国留学前,为当时段祺瑞政府在上海的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画马,廉泉就在这幅画上题写了四首绝句咏卢永祥将军和徐悲鸿画马。诗中的卢使军就是时任淞沪护军使的卢永祥。廉泉题写的《徐悲鸿为卢使军画马》诗,这是早期为徐悲鸿画马的题诗资料,值得我们了解一下,不妨把四首诗都录出来看看。《徐悲鸿为卢使君画马》四首:1荒荒万劫见沙痕,细草长松锁洞门。为写一枝扫寥廓,与君跃马看中原。2天长野阔玉花闲,龙额封候境里颜。莫笑归来卧斜日,嘶风曾踏贺兰山。3三千弱水传名迹,少日飞腾也自豪。帐外雪花大如掌,不知谁是九方皋。4玄黄血战岂天心,洗甲天池万马瘖。长孺也曾为揖客,赤松海上好追寻。从这首诗来看,徐悲鸿给卢永祥画的马,应该是一幅《长松跃马图》。画上有松树,有骏马奔驰。徐悲鸿画过多幅这样的画。例如,下面这幅画就是1938年画的《长松奔马》图第三个阶段,是徐悲鸿进入四十年代以后,他的画马完全成熟,画出了具有说的精神的一系列骏马作品。例如1941年在新加坡画的《前进》、1942年在重庆杨德纯家里画的《六马奔腾图》。特别是,1940年到1941年间,徐悲鸿在印度国际大学交流期间,他到过印巴交界的克什米尔地区,在这里他见到了世界名马之一的阿拉伯马。使他对中国古代传说的神马,有了更加深刻具体的感受。所以,徐悲鸿画马从此有了对马理解的质的提高和升华。徐悲鸿这一时期,创造于印度的《群马图》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我们都认为徐悲鸿画马是以奔马出名的,这其实是肤浅的看法。徐悲鸿不但善于画各种动态的奔马,就是各种立马、饮马、他都画得非常精彩。例如,徐悲鸿最出名的立马,就是画杜甫诗意“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徐悲鸿画杜甫的这句诗的画,不知画了多少次,每一次都不一样,每一次都画出了徐悲鸿对中国人民抗日必胜的信息,所以,徐悲鸿画立马,也是古人没有这么高成就的。此外还有徐悲鸿画“饮马”这个题材,他仍然画的非常精彩,也画的非常多。马儿是离不开水的,而且,马儿还喜欢在水边饮水、徜徉。所以,古代大师都喜欢画这个题材。根据苏东坡给韩干画马的题词看,唐代画马大师韩干非常善于画马在水肿嬉游,人们赞扬韩干画马,说他的马好像在水中一样。元代画马大师赵孟頫著名的《洗马图》,画的就是马与水,有饮马,有行马,是非常精彩的马儿与水的作品。徐悲鸿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他也画出了非常精彩的马儿与水的作品。例如,《岸边》就是一件马儿与水的代表作品。这幅画采用了俯瞰全景的视觉,把宽阔的江水,岸边的小树和江岸的沙碛都摄入画中,给画面以丰富的生活气息。这三匹马,踟蹰大地,两匹马畅饮一江秋水之上,一匹马踟蹰而行,步履舒缓而有力。这幅画以开阔的画面,衬托了骏马驰骋万里的另一面风格:安逸与自由的希望。赵小立给徐悲鸿这幅画有一首题诗写到:《题悲鸿画岸边三马》一江秋水月空圆,悲鸿不画十二闲。凌烟二十四人在,百战壮士今见三。徐悲鸿画马是全方位对马是精神生活的反映,但是,又不是一般的反映。他画的马每一匹马,都有自己人生的寄托,就像杜甫咏马诗里面写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徐悲鸿把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都寄托给马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徐悲鸿的骏马里,找到自己精神寄托,这就是徐悲鸿画马人人都喜欢的原因。徐悲鸿画马不但中国人喜欢,世界各国人民都非常喜欢。1934年5月,徐悲鸿到欧洲各地举办画展结束以后,又收到苏联的邀请,于是徐悲鸿就顺路到苏联办画展。当他到达莫斯科后,画展很快就在国立博物馆正式揭幕。当时苏联对外文化局局长阿洛赛夫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为观众作一次绘画现场表演,徐悲鸿很高兴地答应了。他用寥寥数笔,一匹势不可挡的奔马跃然纸上。顿时观众的掌声响彻了整个大厅。在拥挤的观众里。有一个军人全神贯注地观看了徐悲鸿画马的过程。他叫布琼尼,苏联的骑兵元帅,对马的喜爱之情可想而知有多深布琼尼观看徐悲鸿画马以后,激动得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他不客气地拨开挡在他面前的观众,大步走到徐悲鸿面前,先向徐悲鸿行了一个军礼,然后直率地说;“徐先生,你画的马,比真马还要好。”徐悲鸿感到非常意外,于是他决定把这匹马赠给元帅,并立即题上了赠给布琼尼元帅的款。布琼尼更加激动了,和徐悲鸿热情拥抱,大声称赞道;“你笔下的奔马,比我所骑过的所有军马还要精神!”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是苏联的开国五元帅之一,戎马生涯长达七十年,参加了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几乎所有苏联重大战争,战功卓著。朱可夫、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等二战时的苏联名将都曾经是布琼尼的部下。但在1941年7月7日到9月26日,由布琼尼指挥的苏联西南方面军一百多万人在基辅战役中被纳粹德国全歼。但是,布琼尼一直稳坐军界重要地位,1973年才去世,活了90岁。徐悲鸿的奔马,也陪伴了他40年的戎马生涯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为了欢送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徐悲鸿还给即将回国的美国将军陈纳德画过一幅《八骏图》,这幅画也陪伴你陈纳德将军一生。他去世以后,他的中国籍夫人陈香梅女士捐给了美国华盛顿的费尔博物馆。

4,徐悲鸿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代宗师。他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鸿最具代表性的且最激动人心的画作是马系列。他的马也最受世人追捧,究其原因如下所述。一、他将西画技法融合到了传统当中,在表观马之形体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探索与研究,马的每一块骨骼肌肉都符合现实世界中马的真实存在标准。在透视上、颜色深浅上中西合璧,和谐统一。二、他的马在内在精神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九方皋》里面的马骨子里面全都是桀骜不驯,《奔马图》之马每一寸肌肤都透露着拼命卖力,《饮马图》之马整体感觉闲适恬静。三、有人说徐悲鸿的马有君子之风,我以为然。其马既是他自己精神寄托的写照又是自我潜意识的反映。他的马从容自若,里里外外都透露着一种大气、刚健有为。四、从历史上的画马名家来看,古人技法上多纯用线条勾勒,只有少量皴擦以表现明暗立体效果。韩干《照夜白图》、《洗马图》韦偃《双骑图》、《牧放人马图》李公鳞《五马图》赵孟頫《滚尘马图》在形象生动上、线条凝练准确上确实是古今画马标杆,然而从透视、笔墨韵味、神态及文化内含看,徐悲鸿的马超过了前人,实在是难得的很。最后,历代名家画马在马的姿势上雷同之处较多,尤其是后腿的表现,实在是千马一面,缺少变化。郎式宁等西洋画法不在议论探讨行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马从容 鸿雁哀鸣是成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