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马伏波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革裹尸

1,“马革裹尸”、“老当益壮”两个成语的主人公都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是东汉初期名将、功臣,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曾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在马援62岁那年,北方匈奴犯界,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退敌之策,但大家都相顾无策,低头不语,这时马援请缨出战,可皇帝不忍心让这位年事已高的老将再上战埸,但马援坚决要去,他说,臣虽年迈,筋骨还强健,好男儿当为国战死疆场,死后用马皮裹着尸体而还,怎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苟且偷生的活着。马援晚年在平定岭南时,带病督战,最终死在南征中,圆了他当初许下的“马革裹尸”的心愿。“老当益壮”典故也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农业。长大后当了扶风郡督邮,在一次押解犯人赴长安途中,因不忍犯人受刑,就私自把犯人放掉,自己逃到北地避祸,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他便安心搞起了农牧业,不几年就有了牛羊数千头、粮食几万担。但他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就把财产、牛羊都分给了他的兄弟和朋友,他说:一个人一生只做个守财奴,太没意思了。他还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且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将领,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马援距今虽已两千余年,但他的“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英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唐王勃因此写出了“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千古名句;李益的“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更足家喻户晓。而毛泽东主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仅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的评价,更显示了一代伟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马伏波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革裹尸插图

2,“马革裹尸”和“老当益壮”都来自于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将伏波将军马援。马革裹尸东汉初年由于中原多年战火刚刚平息不久,匈奴、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趁机经常进犯中原,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以打猎为生的游牧民族是天生的战士,对以农耕为主的汉朝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时候马援请求光武帝刘秀派他带兵出击,一举剿灭了来犯之敌,光武帝封其为伏波将军,虽然后来有不少人被封为伏波将军,但人们只记住了一个人,那就是马援马伏波。不多久,屡教不改的游牧民族再次侵犯,马援再次请旨出击,就在这次出击前说出了这段名垂史册的话:当今匈奴,乌恒上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老当益壮马援六十二岁时,洞庭湖有五溪蛮人作乱,光武帝刘秀大怒,派兵讨伐,蛮人却借助地形之利将汉军几乎全歼。马援再次上奏,请求带兵讨伐蛮人,光武帝看老将军两鬓斑白,就说,将军年纪有些大了。哪知道马援回到,我虽六十有二,但可披甲上马,然后真的穿戴整齐,甲胄齐全,当着刘秀的面一跃上马,刘秀看到了马援此时的模样,只好答应了。马援在此战役的途中病逝,为保卫国家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兑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承诺。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3,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能力的一种封号,这种封号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因为跟匈奴的战事频繁,鼓励武将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汉武帝广设名目繁多的将军,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伏波将军等。第一任伏波将军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路博德。第二任就是题目提到的“马革裹尸、老当益壮”典故的主人公,也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马援。最后一位伏被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成语“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时期的马援,是东汉的重要开国功臣,为东汉王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他的老板刘秀封“伏波将军”的称号。时光易逝,英雄暮年,在伏波将军马援62岁之年,北方的匈奴又来犯界,皇帝召集满朝文武问退敌良策,满朝文武百官大眼瞪小眼,一个个都象霜打过的焉茄子,达拉着脑袋没屁放。这时候,马援站出来请英出战,可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看看满脸银须银发的马援,实在不忍心再让这位年事以高的老将奔驰在战场上。但是,马援一直坚持要去,接着说,老臣虽然年迈,但筋骨还硬朗,好男儿就应该为国家战死在疆场上,死后“马革裹尸”,怎么能安享晚年老死在家中,现在国家危难,正是用人之际,老臣怎能苟且偷生的活着。皇帝无奈,只得答应,后来,马援一直在军中战手到病逝,这就是“马革裹尸、老当益壮”典故的来历。马革,“马的皮”,形容为国作战而捐躯的将士们,不怕苦,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

4,马援,字文渊,陕西扶风人,传说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后,因赵奢屡屡OK强秦大军,被封马服君,所以后世都改姓马。马援年少而胸有大志,小时候不肯向学,不愿意作章句雕虫,便嚷嚷着要到边境耕牧戍边,很早就流露出经国救世的远大理想,绝非为自己一生谋稻谋粱之人。王莽新朝末年,天下乱成一锅粥,各地豪杰纷纷招兵买马,网罗人才,马援作为当时已经是军政两界的知名人物了,最后因能力超群有幸被刘秀收编招至麾下,屡立战功,而他”铸铜交趾”与霍去病窦车骑”勒石焉然”是很多军人的梦寐功勋,是大汉族民众心中的军神。交趾也成了东汉时疆土的最南端。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作战的时候用米作沙盘演练而指挥作战的将军。”马革裹尸”这个典故就是马原征战回来后对他的一个朋友孟冀说的:我享受朝廷的厚恩,现在匈奴、乌桓还在骚扰,想请并请命带兵出征!人们以为马援已经功成名就,没必要再折腾了,已经可以享受上等的荣华富贵了,马援却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死儿女手中耶!这便是”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的来历。”老当益壮”的典故主人公也是马援。他在62岁的时候还想请命征战,光武帝刘秀考虑他已经是老人了,不想让他出征,马援就当面向刘秀请战,还在刘秀面前披坚执锐,策马飞奔,秀了一场廉颇不服老的壮美矫健”的马上精神秀”!刘秀当时惊讶的赞叹,钁铄哉是翁也!惊为天将下凡,因此同意让马援带兵出征。《后汉书.马援传》这样评价: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敬佩景仰!有志不在年少年高,马援用他的一生为我们作出了最棒的注解!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马伏波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革裹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