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马樟花 陆锦花的丈夫是谁

1,越剧少壮派魁首陆锦花(原名柯纹祺),上海人,陆派创始人,越剧四大小生之一。越剧四大小生左起:范瑞娟、尹桂芳、徐玉兰、陆锦花,陆老笑的好开心。(图片源于网络)1940年13岁时改母姓进四季班学艺,与郑采君、吕瑞英是同科姐妹。1942年加入大来剧场当二肩生(男二号),同年越剧开始改革陆锦花就是第一批合作者之一,因为喜爱马樟花,所以自学她的唱腔。1942年至1947年加入雪声剧团期间演了很多新戏在《香妃》中饰演小和卓木《新香妃》中饰演乾隆《绝代艳后》中饰演刘如意《孝女心》中饰演周振东《西厢记》中反串红娘等等,特别是1946年在《一缕麻》中饰演沈君玉的时候唱腔开始有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受到一批戏迷的喜爱。(《一缕麻》《孝女心》《绝代艳后》等等都有录音)1947年初雪声剧团解散,5月和邢竹琴搭台在龙门大戏院演出,因《黑暗天堂》名震越坛,在《黑暗天堂》中饰演徐青海有一段“悲切切,泪淋淋,坐起半身,静悄悄,空飘飘,不见人影……”最为著名,陆派初步形成。(这段有录音喜欢的可以找来听一下)1947年8月成立少壮越剧团(陆锦花领衔、王文娟是头肩旦、二肩生是金雅楼,此后张茵、许金彩和张云霞都做过头肩旦),陆老的高光时期擅长演时装戏,《礼拜六》是首演剧目,陆老凭借着《礼拜六》中的李秋亭《做人难》中的周子明《人之初》中的章康伯等时装戏被誉为“时装小生”。陆老《礼拜六》剧照,英俊时髦的豪门公子哥。(图片源于网络)1948年与张茵搭档在《一往情深》中饰演马景孙。1949年与许金彩搭档在《富贵荣华》中饰演李光辉。1951年5月在《千夫所指》中饰演赵洪声(6月陆老的剧照就登上了大众戏曲的封面)、8月在抗美援朝义演剧目《杏花村》中饰演翠哥、9月在神话剧《哪吒》中饰演哪吒,梅兰芳大师观看后送了一把扇子给陆老,周信芳大师观看后称赞陆老是“越剧演员演哪吒,你是第一人!”1952年再次与张云霞搭档在《琴瑟缘》中饰演潘必正。1953年在《孔雀东南飞》中饰演焦仲卿。1954年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院前身),在《盘夫索夫》中饰演曾荣获表演二等奖。《盘夫索夫》剧照,经典中的经典。(图片源于网络)1955年在《晴雯之死》中饰演贾宝玉、《彩楼记》中饰演吕蒙正。1956年在《碧玉簪》中饰演王玉林、《送花楼会》中饰演文必正。1957年在《劈山救母》中饰演刘彦昌、《孟丽君》中饰演元成帝,《情探》中饰演王魁。1958年拍摄越剧电影《情探》,王魁删减的太多还好有舞台纪录片和电视艺术片可以大饱眼福了。《情探》剧照,人见人爱的王魁(图片源于网络)1959年在《苏皎皎》中饰演张良弼。1960年在北京成立北京越剧团,1961年调回上海。1961年在《珍珠塔》中饰演方卿,可惜没有全剧的影像让人欣慰的是有全剧的录音资料。《珍珠塔》剧照,方卿唱的道情特别容易上头。(图片源于网络)陆锦花的代表有《情探》《盘夫索夫》《珍珠塔》《彩楼记》《劈山救母》等,她的唱腔清脆婉转,念白清晰味足,身段清秀洒脱,深受各地戏迷的喜爱,陆老的人品、戏品是越剧界出了名的好,她的坦荡无私、善良豁达令人敬佩。

马樟花 陆锦花的丈夫是谁插图

2,陆锦花老师,越剧有名表演艺术家、越剧陆派艺术创始人、创立了“陆派”艺术、越剧宗师、泰斗,她擅演儒生、穷生和巾生。《海外游子陆锦花》是关于她的一本传记。陆锦花13岁学艺,15岁进大来剧场,和袁雪芬搭戏,参与越剧改革,20岁创立少壮剧团,逐渐形成了以酣畅流丽的唱腔,潇洒脱俗的表演为特色的陆派艺术,很得观众欢迎。可惜的是1983年,她远赴美国,自此烟水浩淼,音讯难觅,给陆派观众留下了无尽遗憾,06年回故乡探亲访友,当时她已年过七旬。陆锦花本来是姓木字旁边的可(柯),后来因为瞒住父亲去学戏,就改姓她母亲的姓,她妈妈是姓陆的,因而艺名就取为陆锦花。因为师傅为她取的,觉得锦花两个字响亮一点,那么她拜的师傅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别人想象不到,因为她的师傅是个唱大花脸的,但是平时能够拉琴,可以帮学生吊嗓,那么她觉得这位师傅好,她没有经济可以拜名师,当时拜名师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但她这位师傅说好不要她的拜师钱,等到她学好了,能够上台了,第一年赚到的钱作为拜师钱,这个时候,她妈妈就爽快地答应,经过这么一学,虚年龄的正月,等于14岁,她只学了三个月,三个月就上台演唱了。那个时候的三肩、四肩,反正有角色就上。陆锦花她在女子越剧发展史上有着其自己的独立地位与发展轨迹,综合起来,有三个发扬,继承发扬:第一个她继承发扬了马樟花的舞台艺术,马樟花是越剧历史上一颗巨星,她曾经第一个开创了越剧舞台上以小生为台柱的艺术格局,就是马樟花开创的,她是开先河的,当时在上海,她是非常的风靡,她的演唱风格,从当时的报纸上和老观众的回忆,有八个字:就是酣畅淋漓、沁人心扉。那时候年轻的陆锦花非常崇拜马樟花的舞台艺术,她就开始了勤奋好学,学马樟花的艺术,以后她就成为马樟花艺术继承和发展唯一的一个越剧演员,其二,她继承发扬了以小生为台柱的女子越剧的舞台艺术,这个是她的少壮越剧团开始的,她创立了少壮越剧团,也创立了其陆派,从那时开始她就是少壮越剧团的台柱,那时的女子越剧,尤其是47年,基本上,原来的越剧的剧团都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一般来说,整合成以小生为台柱的剧团,尹桂芳的芳华、徐玉兰的玉兰、范瑞娟的东山越艺社,还有少壮的陆锦花、云华的竺水招,她们皆是以小生为台柱的。这个女子越剧,以小生为台柱的舞台格局,直到现在更加全面了。另外陆锦花继承发扬了越剧改革的精神。她是应该讲15岁的下半年,进大来剧场和袁雪芬剧团合作,那时还没有什么剧团,只不过是个班子而已。真正能够形成她这个唱腔,是在《一缕麻》的时候,《一缕麻》有唱片,但这时有人就感觉到好像唱得很有味道,当时以清板为主,因为那时音乐的旋律,没有后来那么丰富,曲调较为简单。但她从老前辈马樟花的两句唱腔当中,上句、下句琢磨发展成自己的派别,所以曾经有人讲,马樟花的影子,可以到陆锦花的身上去找。实际上很简单,她就是听马樟花的唱片,上、下两句发展,那么发挥,就是在《一缕麻》,因为,男女声对唱,有两段唱,唱得好像比较动听,这个时候就形成了她的唱腔,还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没有说陆派,那时候还没有呢,只觉得唱得好听而已。《一缕麻》应该说是在她18岁时演出的,而且也是观众认可她,唱得比较有韵味的,但是她是上海人,学的是嵊县白,因而咬字各方面比较硬,但是后来她逐步把它柔软一下,所以这个人物简单来讲,他跟惠芬是青梅竹马、同窗好友,两人心里是相爱的,但是由于种种家庭问题,不能成为婚配,这一次送别一段,着重点在有一点难舍难分、依依不舍,要有这种感觉,但是迫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条件够不上女方的要求,所以带着沉重的心情,比较惋惜的。也就是说我和你这么好,也不能够成婚配,你今天是难违父命你去出嫁的,但是惟一的原因是拿现在的话来讲,希望你生活幸福,祝愿你婚后能够幸福,但是他没有想到,她嫁过去对方是个痴呆,这是剧情的发展,始料不及的,所以沈君玉这个人物,归根结底他的结局比较惨的,你着重抓住感情的四个字:难舍难分,还有四个字,迫于无奈。这种心情在唱和讲白口,她(陆锦花)当时虽然年纪不大,讲白口的当中非常沉重。那么她感觉到好听当中她自己精益求精,如何才能更巩固音色,包括她练声,对着绢头喊、对着墙壁喊、对着风喊,尽量让声音厚一点、宽一点、亮堂一点,是这样子逐步逐步形成的。陆锦花她当时在四大小生当中,属于是少壮领袖。听她的念唱说白,即使坐在最后排、最后的观众也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感到如此功底实在了不得。她的音色清越亮丽,音质透明醇厚,其吐字十分讲究遒劲,很讲究四声的区别,喷口有力,讲究顿挫分明,加上她擅长运用自己的鼻音,运用自己的后脑音、胸腔共鸣,腹腔共鸣来加补充,因而她的音色、音质不反明亮,而且富有弹性。她和王文娟两个人合作并演出的《礼拜六》,是陆锦花二十岁成立少壮剧团时的打炮戏,是其艺术生涯当中的分水岭及突破口,自此,陆锦花成为了继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之后的又一位越剧名小生。后来许杰配的二十二句唱词,是陆锦花在少壮时期,惟一留下来的一段文字资料,所以她对这个唱词非常珍惜,从83年这段唱词带到美国,后来,她想要写本书,她又从美国寄回来,所以她是非常珍惜的,《礼拜六》也是她陆派形成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她当时跟着师傅,看男班里面老师傅的演出,那时,支维永、王永春,一班有名的红小生,感觉她好像是一根苗子,希望她师傅能割爱给他们做学生,这时她感觉到师傅很为难的,得罪他们吧,自己的饭碗不行,不得罪他们,那今后很难相处,那他就想了一个急办法,就问小孩自己,当初她的年龄小,都叫她小孩子,小囡、小囡、他们嵊县人叫小囡,结果就来问她,当时她自己也没有思想准备,只觉得自己的师傅很好,她说自己只叫一个师傅好了,相反的起了一个很大的效果,这个小孩有良心,好像这么有名的老师不拜,宁可认这样的一位师傅,她的师傅也特别高兴,觉得她没忘记他这讨饭师傅,自己蹩脚的,人家那么有名,你居然不肯过堂,当时他们另外拜一位师傅等于是过堂,过堂师傅自己不要,过堂师傅他也不要,另外拜师傅也不要,她只认定一位师傅。那么师傅和她相处得很好,当时,一直到他归老,她总有一个感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要像对父亲一样的对他。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马樟花 陆锦花的丈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