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马歇尔将军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谁的地位高

1,首先,说说他们三个人在二战期间的隶属关系:马歇尔是在任陆军参谋长,其实权相当于陆军总司令,美国是“以文制武”的政治体制,陆军参谋长名义上服从于文职的陆军部长的领导,但是在战时,陆军参谋长就是陆军一号人物,相当于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都是他的部下、同为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总司令,两个人平级,互不隶属。但是,艾森豪威尔在欧洲战区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权力高度集中。而麦克阿瑟当总司令的西南太平洋战区旁边,还有一个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是海军上将尼米兹,统帅着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力量。所以,麦克阿瑟掌握的实际兵力略少于艾森豪威尔。说完了二战期间的隶属关系,再说说他们三人战前的关系,麦克阿瑟成名较早,战前就当过陆军参谋长,那时候,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都是他的部下。马歇尔与麦克阿瑟算是同龄人(同一年出生),但是晋升较慢,不过他的晋升正赶上了好时候,他升到陆军参谋长的职位时,正好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他反过来,成为了麦克阿瑟的上级。而艾森豪威尔则比他俩在年龄、军阶上低了一辈(比他俩小10岁),早年麦克阿瑟已经是上将军衔了,艾森豪威尔还只不过是一名中校,那时候,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的副官。艾森豪威尔之所以能在二战中飞黄腾达、火箭般的一跃成为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完全是因为他受到马歇尔的赏识,大力提拔的缘故。当然,艾森豪威尔在欧战中也大放异彩,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艾森豪威尔在战后也当过陆军参谋长。所以说,他们仨全都当过美国陆军参谋长。最后是他们仨的最高军衔,殊途同归,全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马歇尔将军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谁的地位高插图

2,美军史上这三大著名将领的关系纠结而复杂,却又十分有意思。麦克阿瑟与马歇尔同年出生,又是利文沃斯堡军官学校的同学。麦克阿瑟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12年后,艾森豪威尔踏进了这所著名学校。又过了8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三人的共同点是:都是参谋人员出生,都在美国唯一的陆军特级上将潘兴手下工作过,都在菲律宾驻扎过。三个人都创造了美国军事史和美国史上的许多个第一:麦克阿瑟曾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除了是二战美军和欧洲战场几大战役的组织者、更制订了战后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他也因此获得了195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是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美国五星上将和国务卿。艾森豪威尔比马歇尔和麦克阿瑟小了整整10岁,曾是他们俩人的部下。但是,艾森豪威尔制造的多个军中第一,也无人能及。第一穷的人却是晋升得第一快的人。1941年初,艾森豪威尔还只是上校,到1944年底,他已是五星上将。从上校到上将,他只用了4年时间。同样的路,他的三位上司,马歇尔走了20年,麦克阿瑟走了16年。虽然是同班同学,但马歇尔和麦克阿瑟两人关系紧张,宿怨甚多。麦克阿瑟任陆军总参谋长时,马歇尔还只是一名中校,还在为升上校而苦等苦挨。后来,为了他的升迁,赏识他的老上级潘兴,分别给总统和陆军部长写信。但是因为麦克阿瑟的压制,马歇尔升迁未成。直到麦克阿瑟卸任参谋长赴任菲律宾,马歇尔才得以升职。新任的陆军总参谋长十分赏识马歇尔,一直提拔他。到1939年9月1日,与欧战爆发同日,马歇尔当上陆军总参谋长。欧洲爆发,也给在菲律宾麦克阿瑟手下呆得憋屈的艾森豪威尔,极大的机会。艾森豪威尔长期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两人关系既不紧张,也不特别要好亲密。麦克阿瑟是有几分欣赏艾森豪威尔的,也十分重用他。但两人在许多观点理念、处事作派上,大不相同。所以借着欧洲战争之机,艾森豪威尔强烈要求调回了美国。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马歇尔。马歇尔以公正、沉稳、极具战略眼光、大胆启用并能驾驭有才并桀骜不驯之人著称。他并没有因为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多年的部下,而自己与麦克阿瑟有宿怨,就压制艾森豪威尔。反而不断提拔他,对他委以重任。正是马歇尔,力排众议,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欧洲战区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对马歇尔也如师如父般尊敬他,直到他们生命结束。艾森豪威尔曾想与妻子离婚另娶,写信给马歇尔,被马歇尔一通臭骂后,从此不敢提离婚之事。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当上美国总统而且连任的五星上将。资历远比他老的麦克阿瑟,战后也曾竞选总统,但在党内提名中败给了老部下艾森豪威尔。晚年郁郁寡欢的麦克阿瑟,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是在西点军校发表著名的演讲“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3,先掌握第一个知识点,美国军队在二战期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谋长联席会议”,1942年建立的同名机构只是陆海军参谋总长的简单碰头会,二战期间盟军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且不设主席一职,参谋团共同向美英两国首脑负责;再掌握第二个知识点,美国空军原附属于陆军而存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正式成为独立军种。(马歇尔)正是基于以上二点,马歇尔将军在二战时期的美国军队中,是近乎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首先,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是罗斯福总统全球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是战争期间一日离开不得的亲信幕僚;其次,尽管在传统上美国海军的地位似乎略高,但二战期间扩充起来的庞大陆军和地面作战,使马歇尔在“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成为主导人物;最后,由于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都是文官,马歇尔实际已成为战争期间美国军队的现役一号人物。这个局面直到杜鲁门时期才被打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拥有了实质性权力,首任参联会主席是1949年就职的布莱德雷将军。(艾森豪威尔)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高潮阶段,亦即1944年盟军展开全面大反攻时,问题中这三位美国名将的关系是大略的等腰三角形: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身在华盛顿,站在军队中枢和罗斯福的身旁,是顶层的战争决策团队成员;艾森豪威尔是欧洲战区“美国军队”的老大,职务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而麦克阿瑟时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是亚洲战场“美国陆军”的老大。注意区别,艾森豪威尔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不仅统领着欧洲战场上的美国陆海军所有部队(含空军),还指挥着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盟国军队,在欧洲战场拥有绝对统帅权;但麦克阿瑟却只享有亚洲战场一半左右的权力,因为同时还存在着尼米兹将军任司令的太平洋战区,他与麦克阿瑟互相没有隶属关系,通通直接向罗斯福和参谋长会议负责。其实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性格大度的马歇尔确实有意让麦克阿瑟跟艾森豪威尔一样,出任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但提案遭到了海军参谋长金上将的坚决反对,他坚持认为太平洋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海战,他无法接受由一位外行的陆军将领指挥海军舰队,于是才有了上述的折衷方案。结果是,麦克阿瑟的司令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负责西太平洋方向上对日作战;尼米兹的司令部设在夏威夷,负责中太平洋方向上对日作战。麦克阿瑟对这个战区划分严重不爽,他怒斥道:“(美国军方)在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令人费解的恐怕就是没有在太平洋战场建立统一指挥,其结果是分散了力量,增加了伤亡和费用”。但鉴于美国陆海两军复杂的历史关系,麦克阿瑟是无力改变这一决定的。即便是日本投降时,特地将受降地点安排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而非东京,也是为了平衡海军的不满。(尼米兹)也就是说,二战美国军队在全球两大战场上共有三位前方军事统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尼米兹,在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格局下,拥有欧洲战场绝对权力的艾森豪威尔显然更具份量;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则是共同位于太平洋战场上,麦克阿瑟指挥陆军部队,两栖作战时由海军提供舰船支援;尼米兹指挥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时拥有海军陆战队。理论上说,他们都是马歇尔的下级,尤其是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两位陆军将领,本身就直接隶属于陆军总参谋长指挥。纳粹德国和日本分别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的职权才算彻底拉平,因为战争结束就没有海军什么事了,艾森豪威尔出任驻德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任驻日美军总司令。1945年11月马歇尔提出辞职,而以艾森豪威尔继任陆军总参谋长,又成为了麦克阿瑟的上级,没办法,马歇尔就是器重和欣赏艾森豪威尔。(罗斯福)在1944年授予的首批六名五星上将中,罗斯福的特别顾问莱希(海军)排位第一,马歇尔第二,然后依次是欧内斯特·金(海军)、麦克阿瑟、尼米兹(海军)、艾森豪威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排名,更多考虑的是陆海军之间的平衡和将领的资历。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时,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正式军衔不过是少将(临时上将),艾森豪威尔正式军衔才是个上校,1933年还曾在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手下打杂;而麦克阿瑟1925年就已获得少将军衔,是西点军校校长和前任陆军参谋长,1941年恢复现役时任美国远东军中将司令官。怎奈罗斯福信任马歇尔,马歇尔又重视艾森豪威尔,因此在二战中两人迅速脱颖而出,职务直追并反超了麦克阿瑟。1950年麦克阿瑟赶上了战争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而另外二位又升官了,马歇尔已任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则出任北约欧洲盟军统帅,两人地位其实还是高于麦克阿瑟。

4,二战之前:麦克阿瑟是临时四星上将,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地位、职权、资历都在三人当中排第一。马歇尔其次,中校军衔;艾森豪威尔是麦克阿瑟助手,少校军衔。二战初期: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暂领上将军衔;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任军事顾问,实际是菲律宾土皇帝;艾森豪威尔当时已离开麦克阿瑟,回到美国担任陆军第三师中校参谋长。二战后期:三人都是五星上将,但马歇尔的地位最高;艾森豪威尔的职权相对最大;麦克阿瑟的职权相对最小,但他的权限自由度相对最高。先从麦克阿瑟说起。为什么先说他呢?因为他在三人当中的资历最老。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跟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1930年麦克阿瑟担任临时四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的时,马歇尔还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当助理校长,军衔只是中校。而艾森豪威尔则是麦克阿瑟的助理,平时负责起草文件和撰写报告的工作,军衔只是少校。一个是四星上将兼陆军参谋长,一个是中校助理校长,一个是少校助理。三人的地位差距非常明显。一直到二战爆发前,三人的地位排名没什么变化。麦克阿瑟最高,性格最狂妄;艾森豪威尔最低,一直矜矜业业的替麦克阿瑟做助理。马歇尔排中间,高不成,低不就。至于马歇尔在这一期间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这个跟麦克阿瑟还有点关系。据说麦克阿瑟在担任陆军参谋长期间,他与马歇尔的关系很差,整整打压了马歇尔三年时间。1932年底,马歇尔调到斯克雷文堡带兵,这本来是他在基层历练,为日后提拔升迁做铺垫的一个好机会,但却遭到了麦克阿瑟的打压,被调到了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师当师长(只要被调到国民警卫队,就没什么前途)为了自己的前途,马歇尔找到自己的老长官潘兴帮忙疏通(潘兴是美军特级上将,级别高于五星上将),结果麦克阿瑟故意打马虎眼,气的潘兴牙痒痒。一直到1935年,麦克阿瑟从陆军参谋长卸任,被调到菲律宾担任军事顾问后,马歇尔才在潘兴的帮助下重新被调回陆军担任旅长(准将军衔)。当时的马歇尔已经55岁了。不过马歇尔的运气非常好,虽然他当时已经快60岁了。但是在老长官潘兴的推荐下,他很快就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赏识,开始一路扶摇直上。截止到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日),马歇尔被罗斯福火线任命为陆军参谋长,少将军衔,暂领上将军衔。▼马歇尔和罗斯福▼当时的麦克阿瑟还在菲律宾任军事顾问,相比于四年前,没什么变化。艾森豪威尔则在这段时间迎来了他的人生转折点。1939年,艾森豪威尔向麦克阿瑟辞职,坚持要回到美国。麦克阿瑟极力挽留,并许诺他担任菲律宾少将军衔(菲律宾军衔)。但是艾森豪威尔觉得没前途,就回到美国担任陆军第三师中校参谋长。1941年初,艾森豪威尔升为第九军上校,在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他由于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受到了军界的注意。在这次大演习后,他被调任第三军担任参谋长,并晋升为准将。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后,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火速回华盛顿报到。(因为艾森豪威尔在菲律宾待过,熟悉太平洋的情况)此后,艾森豪威尔由于支持罗斯福总统的先欧后亚政策,得到了马歇尔的支持,一路扶摇直上。至于麦克阿瑟,他就倒了大霉。日军偷袭珍珠港后,75万日军席卷东南亚,麦克阿瑟指挥菲律宾美军和菲律宾土著军队抵抗了三个月后,丢城失地,最后灰溜溜的离开了菲律宾,去到了澳大利亚。这段时间,是他人生的最低谷。这里要额外说明,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不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不敢留下。而是他的资历实在太老了,当时很多美军高级将领都是他曾经的下属,美国政府出于政治考虑,认为如论如何也不能让他这个陆军老帅就这么战死或被俘在了菲律宾。否则太丢美国的脸面。所以罗斯福才会专门派飞机把他接走。后来的三年,尽管麦克阿瑟力图挽回自己的颜面,但是由于美国先欧后亚,亚洲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在欧洲后面,麦克阿瑟被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先后逆袭。截止到1944年7月时,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战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指挥整个欧洲地区盟军(包括海陆空军)。而他的老长官麦克阿瑟,其职务只不过是太平洋战区陆军的最高指挥官,从战区重要程度来说,他和艾森豪威尔没法比;从实际指挥权限来说,他只负责陆军,海军不归他管(海军归尼米兹负责),他和艾森豪威尔也没法比。所以可以这么说,从1939年艾森豪威尔离开麦克阿瑟开始算起,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强势逆袭了自己的老长官。至于当时马歇尔的地位,那就更高了。用一人之下(罗斯福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都不过分。因为,马歇尔当时是罗斯福总统全球战略的坚定支持者,是罗斯福在战争期间一天都离开不得的亲信幕僚。并且,马歇尔还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中的主导人物,很多决策性的东西都是有他来策划的。这两点明显是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都比不了的。因此,在二战后期,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的职权都比麦克阿瑟要大。并且还有一点,麦克阿瑟荣升五星上将,他其实是沾了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的光。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军的军衔普遍都要比美军高一点。比如太平洋战争初期,英军的帝国参谋长都是元帅军衔,都相当于是美国的五星级上将。而美国这边的马歇尔、欧内斯特金、亨利阿诺德,都是四星上将。英美两军的高级首脑做在一起开会,英国人都是元帅,美国这边都是大将。美军明显就矮了人家一头。一开始,美军高层对此都忍了。但是到了1944年9月1日,英国授予了蒙哥马利陆军元帅的军衔后。这一下,美国不能忍了:因为蒙哥马利隶属于艾森豪威尔指挥,而艾森豪威尔的军衔是四星上将,居然比蒙哥马利还低了一级,这还怎么指挥?于是罗斯福就怒了。他立刻指示马歇尔火线授予艾森豪威尔为五星上将,反正不能让蒙哥马利骑在艾森豪威尔的头上。等艾森豪威尔授衔后,再提交国会批准,将美军在其它战场的高级指挥官一起提拔,与同一战区的英军指挥官平起平坐。因而,麦克阿瑟在1944年12月18日,他就因为沾了老部下艾森豪威尔的光,捡了一个五星上将军衔。最后简单做个总结:二战后期,单看职务权限,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但美军比较重视资历,这三个人在美国官方的排序是,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当时,马歇尔负责运筹帷幄统筹全局;艾森豪威尔率领当时最多的军队,负责统筹最大的战役;麦克阿瑟则相对要逊色一些,他的优势在于年纪在三人中排最高,资历在三人中也是最老的。不过,麦克阿瑟是三人当中,权限自由度最高的人。因为马歇尔的官位虽然高,但他不直接掌握军队,并且他身在美国国内,身边都是同级的同僚或是必须服从的上司,他的权限很受限制;艾森豪威尔统帅的部队虽多(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但他身在欧洲,要受到欧洲盟国的掣肘。也有诸多的限制。而麦克阿瑟在二战之后的官职虽然只是驻日盟军总司令,但他实际上就是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太上皇。并且日本远离美国本土,麦克阿瑟一向又是胆大之人。因此,他的实际权限其实是三人当中最大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马歇尔将军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谁的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