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马齐 雍正王朝里的马齐

1,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只要上了荧幕的,没有一个人多余,没有一个人不是人精。马齐也一样。上书房原来的配置是三驾马车——皇亲国戚佟国维最大,掌管一切,旗人马齐第二,汉大臣张廷玉第三。他们三个是工作上互相扶助,权力上互相制约的。在正常情况下,权力最大,康熙最倚仗,信任的人是佟国维,但是如果一旦他有二心,马齐,张廷玉是随时可以联合起来制约他和取代他的。马齐这个角色在《雍正王朝》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天到晚打哈哈,随声附和。好像可有可无,导演为什么要发钱给这个演员,设置这样一个看似多余的角色呢?佟国维原来排老大,然后是马齐,最后是张廷玉。为什么?因为佟国维和马齐都是旗人,都是康熙的奴才,张廷玉是汉人,是臣,是外人,只不过这个外人特别忠诚,本来上书房内他们三个是互相制衡的三足鼎立的结构,在这个结构里,佟是明处站在大臣那边,暗中按照康熙的意思来,张廷玉是明处是康熙的跟班,暗中代表大臣们的清流,马齐的任务呢?就是备份,马齐倒向谁,谁力量就大,那么他能不能早早的和谁结盟呢?不能,他和谁结盟,要看康熙的意思,否则马上就会因为上朝扣鼻屎,左脚进门等问题被干掉。佟国维强大的时候,张廷玉是没有办法制衡他的,两个人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需要一个马齐制约佟国维,万一佟国维有反心,康熙随时可以用马齐把他换掉,但是不可能用张廷玉把他换掉,因为张廷玉是汉人。如果佟国维老了,退了,那么马齐可以接他的班,和张廷玉继续制衡,这样始终是平衡的。由于九子夺嫡期间,佟国维和康熙暗中一派这种关系,大家都看不明白,而且作为一个备份,肯定不知道所有的细节,所以马齐一直就是盲打,盲打的人,能做的只有和稀泥,打哈哈,那么打哈哈也是要技术的。首先,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不能和汉大臣张廷玉结为一派,这是原则问题,其次,既然大家都跟着佟大爷一股脑推八爷,康熙也没有明面上反对,那么他能做的也就是埋着头跟着走。直到12集,上书房议举新太子,康熙进入房间前一分钟,马齐才发现事情不对。马齐找张廷玉联名签字,张廷玉说自己不签,单独上秘折,那么意思很明显就是我不选八爷。来看看马齐的表现——《雍正王朝》里面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是完美的,马齐先是退后半步,然后瞪大了眼睛,然后眉头一皱。他这三个表情不是生张廷玉的气,而是抗拒(后退),惊恐(瞪眼),焦虑(皱眉)。为什么后退抗拒,是因为这时候他才发现张廷玉和自己居然不是一派,不是一派走那么近干什么?为什么瞪眼(惊恐)你不是一派,那你是哪一派?为什么皱眉焦虑?需要赶快想对策,我该怎么办。从马齐视角看来,可能当时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既然佟国维是跟着康熙走的,选八爷,是康熙认可的,那么张廷玉这个小子是公然要跳出来唱反调!反了简直是!第二种——如果张廷玉这种千年老三都这么胸有成竹的唱反调,是不是康熙老爷子背后支持了他?那么自己和佟岂不就错了?所以马齐到这个时候凌乱了。然后康熙就进来了,在经历过整个后来的双簧戏以后,马齐马上明白了一件事,佟国维一下台,三角结构就此解散,那么自己和张廷玉就成了矛盾对立了。既然康熙挺的是张廷玉,那么自己和佟肯定就是康熙不支持的了,所以马齐先说——意思就已经是认错,站队,重新选队了。但是呢,还要加一句,还是支持八爷。他认错就完了,为什么还要支持八阿哥?因为做人是要有原则的啊,五分钟以前你还在跟着你大哥佟国维支持八爷,现在说翻脸就翻脸,你脸还要么?这种没气节的人康熙以后会信任和重用么?康熙于是指出,你的问题,在于见事昏聩,随身附和。这个不是批评啊,这个就是马齐的政治哲学和处事原则啊,作为一个备份,不能够猴精啊,只能够见事昏聩,随身附和啊。所以康熙的意思就是,你的作用不就是见事昏聩,随身附和嘛,现在你不晓得该附和哪个了,来来来,我来告诉你……马齐这个时候跳出来,意思就是告诉康熙,我本来是制约佟国维的,上书房排老二,现在佟倒台了,张廷玉又是你的人,我难道要去和张廷玉对立么?我是个没有脑子的人,我是个不需要有脑子的备份,既然现在张廷玉是忠于你的,那么我肯定就是跟在他屁股后面听他的,万一哪天他想要反,我再按照皇上您的意思拿砖去拍他了。但是现在他如日中天,我总不可能而他,和皇上你唱反调吧。所以马齐不愿意顶佟国维的位置,这是守拙的大智慧,于是康熙给了他重新安排——这个安排是令人满意的,备份本来就不是出来做决策的,本来就是默默跟在主角后面察言观色的。所以马齐巨Happy,马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迅速来了个——马齐要的就是降级,然后跟在张廷玉后面继续做备份。对于一个做备份的职业打酱油,能够在各位大佬的倾轧之间一直活下去,还是非常需要智慧的。

马齐 雍正王朝里的马齐插图

2,好的,我来回答!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说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因为他在整部剧里面,的确不显山不露水,虽入值康熙、雍正两朝上书房,但没有象佟国维、张廷玉等人的出镜率高,也没有特别显眼的作为。下面就《雍正王朝》中的戏份,谈谈我对马齐的看法。的确,九子夺嫡时,佟国维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让人忽略了上书房另外两个人的存在。雍正即位后,尤其是八爷党联合四位关外王爷朝堂逼宫之时,张廷玉又激情四射,让八爷九爷等哑口无言。而马齐则是在上书房中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存在,也没见马齐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势力,前期甚至有攀附佟国维的迹象。其实,稍微动脑子想一想,以康熙的水平,能让马齐行走在上书房,他岂会是等闲之辈,只是他的能力被戏中过于缤纷的情节给遮掩了。一,康熙朝时,在佟国维与康熙的正面交锋中,马齐巧妙地躲在了佟国维的后面,作为出头鸟的佟国维被康熙贬的体无完肤,这是他的精明之处。随后康熙南巡,马齐虽然是上书房大臣,但太子胤礽毕竟是监国,可谓大权在握,就开始为所欲为了。于是太子挟私报复,马齐以退为进!太子因为多数官员支持老八,就随便找了个介口,让一众官员跪在朝堂之外。马齐入朝晋见太子时,大家让他去求情,然而马齐非但没有,而是也直接顶撞了太子,也被罚跪到了外面。马齐之所以没有求情,是因为他太了解太子了,而顶撞太子则是他的高明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任由太子胤礽这样发展下去,太子惹祸,康熙回朝后,作为上书房留守大臣的马齐,一定会获康熙皇帝重责。如果对太子出言相劝,本来太子就因为马齐支持八爷还在忌恨着他,一定会认为他心系八爷,对太子不忠。最好的办法就是激怒太子,让太子严厉训斥、惩罚自己,甚至将自己免职!之所以我说他高明,是因为这样一来,马齐能达到三个目的:1、和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一样,面对如此乱局,反倒能够落得清净,眼不见心不烦。2、不管马齐在里面怎么和太子对话,只要被太子训斥而且被罚跪,就能让官员们认为是为他们求情所致,马齐在官员们心中的正面形象就会更为稳固,威望、地位、影响都会进一步提升。3、更重要的是,被太子罚跪乃至免职以后的马齐,能够省去康熙皇帝一切责罚的可能——不是我不管,也不是我不尽心辅佐太子,而是我被太子罚跪、免职了,无能为力。只有这样,马齐才能在康熙皇帝远离京城,太子胤礽留京监国的混乱局面下完成自保,熬过这段非常险恶的朝堂政变。二,再来说说雍正即位后,马齐奉诏去城外迎接老十四的精彩片段。首先,见了十四之后,马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皇上有旨,着十四阿哥胤禵跪接。”胤禵没有反应,可在胤禵身后的图里琛却立马下马,跪倒在地。见此,马齐语气加重:”皇上有旨,十四贝子胤禵下马跪接!”这时,胤禵依然不买账:“皇上?哪个皇上?”胤禵的意思很明显:先父大行皇帝已经驾崩,所谓的新皇帝,还不知道是不是合理合法。你马齐到底宣的哪位皇帝的旨意?身前是受康熙待见的十四爷,背后是刚刚即位、倍受争议的新君,两个人谁都惹不起,到了考验马齐智商的时候了。如果当场指责胤禵大逆不道,维护大清律例,有可能自己会惹祸上身,还会给雍正皇帝生出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听之任之?雍正皇帝之所以让马齐担任这个差事,就是为了考察马齐的站位和忠心,这个时候和胤禵态度暧昧,那么马齐的死期快到了。来看马齐的神操作——向前两步站定,以示郑重,然后大声宣告:“奉圣祖大行皇帝遗诏,克承我大清国大统的当今皇上。十四贝子,你若还自承是先帝的皇子,爱新觉罗的子孙,立刻下马接旨!”这是本剧中雍正继位以后,朝廷官员第一次就其合法身份予以的郑重发声,这就是马齐的明确态度,就是对雍正皇权最为有效的支持和拥护。同时,马齐在维护雍正皇帝的同时,还兼顾了胤禵的面子和感受。雍正皇帝来自先皇遗诏,即使你现在跪下接旨,也只是对先皇决定的服从,不算丢身份吧?你老十四就算不承认新君,敢不能连老爸也不认吧?这句话一出,胤禵顿时没了脾气,只好下跪接旨。看圣旨的内容:着十四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暂宿,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钦此!听到这样的旨意,胤禵刚刚熄去的的怒火再次燃起:“我千里奔丧,到了城外却不让我进去叩拜先帝灵位,这是什么旨意?”此时,马齐又开始发挥他的智慧了:“十四爷,皇上念您一路奔波,叫您在潞河驿将息一晚,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这原是一片好意嘛!”到了这个时侯,马齐态度开始缓和,在称呼上也由“十四贝子”变成了“十四爷”,顺利完成了雍正交给的差使。通过上述两件事:一,故意惹怒太子,二,潞河迎接十四爷,我们可以看出,马齐能混到上书房大臣的位子上,的确有两下子。太子监国时,他以退为进,力图自保。迎接老十四时,他则先进后退——进是为了孝忠新君,降服老十四,退是为了两方都不得罪,足见马齐在官场上的驾轻就熟。纵观全剧,马齐无愧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人,也更贴近现实、符合生活。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他能被康熙、雍正父子两朝重用,也能看出他的心智自有过人之处——要知道,这对父子可都是“人精”啊!感谢您的阅读,文中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3,马齐(1652年——1739年)。呵呵,第一次接触马齐,还以为他是姓马,名齐,和我自己是同姓呢。原来,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满族人,而且是“上三旗”的镶黄旗,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大名是富察·马齐。凭借上代的余荫,取得了监生的资格,后被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职位,算是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之后,他一路高升,历任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山西巡抚、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并加太子太保衔。乾隆四年(1739年)时去世,享年88岁,谥号文穆。马齐由于自己的出生高贵,而且个人能力强,所以在官场是顺风顺水。可惜,高处不胜寒,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参与了自己最不该参与的皇子间储位之争。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时,康熙皇帝在废除了太子胤礽后,下令召开群臣会议,畅所直言保奏新的皇太子。事前,康熙私下“特谕马齐勿预其事”,是为了保护马齐不要掺和其中,避免成为皇子们的眼中钉。但是,马齐却没有懂得知进退,而是在国舅佟国维的暗中串联下,和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等人积极配合,共同保举皇八子胤禩为太子,成为了“八爷党”的一份子,使得康熙皇帝十分震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康熙下旨:“马齐本应立斩,以为众戒。因任用年久,不忍加诛。”马齐因夺嫡之事被革去了大学士之职,他的三弟马武等族人都受到了牵连,被纷纷问罪。这是马齐的宦海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遭到重大的挫折。一年之后,认错和反省态度良好的马齐,获得了康熙的原谅,以“旧管俄罗斯事”为由,重新安排他复出。没多久又下旨:“内务府时间积滞甚多,所关最要,著马齐置理,总管事”。不仅如此,马齐的兄弟们和族人,也都陆续恢复工作,开始恢复旧职,康熙还授予了马齐武英殿大学士的职位。这回,马齐彻底明白事理了,低调做人,专心做事,再不参与任何宫廷的斗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雍正即位之初,就对马齐进行评价:“马齐任大学士二十余年,甚属敬谨宽厚,皇考出巡,每常随从,殊为出力。”雍正之所以一登基就对马齐进行评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安抚他曾经参与推举老八立太子的事件,因为富察家的势力,还是雍正希望能够拉拢的。在雍正时期,马齐被授予正一品官职,加太子少保衔,一直都乾隆时期,马齐都荣宠不断。像政坛不倒翁一样,马齐获得三朝宠信,带着极大的荣耀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在他过世后,乾隆下旨:“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之后,马齐所在的富察家族,好运还在延续。马齐的侄子傅恒、侄孙福康安等人,都先后成为乾隆的肱股之臣。回答完毕!参考资料:《清史稿》《北京社会科学》,2003.03

4,马齐,一个既不昏聩,也不糊涂,将“自保之术”发挥到极致的“职场教科书”!“奴才的罪和佟国维一样深重,求皇上重重惩治。但奴才以为在阿哥之中,确实只有八阿哥宜乎立为太子,恳祈皇上不要因臣等之过而弃用贤哲之王。”不管是出于更深层的考虑,还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康熙皇帝所言“趋红踩黑、见风使舵”的所在,马齐这句话一出势必会为其重重盖上“八爷党”的烙印。可令人诧异的是,皇四子胤禛登基为帝以后,非但没有清算这位昔日的“八爷党”成员,反而继续对其委以信任和倚重,甚至在“八王逼宫”的关键时刻,还得到了雍正皇帝“这个也算自己人”的论断。“议举新太子”时,康熙皇帝对马齐早就有过评价:“你的罪在于见事昏聩、随声附和,朕看你才是真糊涂!”那么,是康熙皇帝错怪了马齐,还是雍正皇帝错信了马齐?进入雍正朝以后,马齐为何还能稳居上书房,进入军机处,高位不倒、恩宠依旧呢?其实,这一切都来源于马齐高超的自保之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皇四子胤禛得以有惊无险地接过大清皇位,升级成为雍正皇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皇帝登基后,当初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位的官员们会落得何种下场,可想而知。但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本就立足不稳,再加上昔日的“八爷党”势力太过庞大,几乎覆盖了朝廷的各个角落,所以,雍正皇帝必须认真甄别、全面考察,能拉拢就拉拢,能安抚就安抚,然后才是打压和清算。康熙朝的“上书房大臣”,富察家族的领头羊人物——富察·马齐,就在雍正皇帝的考察范围之内!康熙皇帝驾崩后,原本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十四子胤禵不但错失皇位,还被雍正皇帝下令“交割兵权、千里奔丧”;赶至京城外郊时,马齐又奉旨等待胤禵,命其“于潞河驿暂歇”;这位爷心中的不满和愤怒,可想而知。这就是雍正皇帝派遣马齐来宣旨的原因所在!1、一个是昔日“八爷党”成员,一个是“八爷党”后期的领袖,这两位人物之间的对话就能让雍正皇帝明确观察出马齐的站位倾向、忠诚程度。2、不管怎么说,马齐都是康熙朝的重臣,都是康熙皇帝留给自己的老臣,都是能够影响朝野局势、满洲勋贵阶层的重要人物。所以,雍正皇帝对于马齐的拉拢渴望要远远高于清算打算。让马齐去面对愤怒到了极点的胤禵,就是挑拨两人之间,乃至马齐和整个“八爷党”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雍正皇帝才能更顺利的“收服”马齐!只是,对于雍正皇帝的安排,马齐到底清楚不清楚呢?当然清楚!我们来看马齐在这个过程中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自保之术,就能明白!“有圣旨,着十四贝子胤禵接旨!”注意,这句话以后,胤禵并没有反应,依旧端坐马上,就是不给面子!可在胤禵身后的图里琛却立马下马下跪。要说图里琛这个“御前侍卫领班”,还真不是简单,他这个举动就是对胤禵明显的威胁:你小子注点意哈,我和我率领的侍卫可都是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的,千万别造次,要不然,你会后悔的!当然,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马齐的再次强调:“皇上有旨,十四贝子胤禵下马跪接!”有了图里琛的加持,马齐的底气明显变得更足,语气明显加重!只是,面对图里琛的“威胁”和马齐的“强调”,胤禵依然不服:“皇上?哪个皇上?”胤禵的意思很明显:康熙皇帝已经驾崩,雍正皇帝我不承认,你到底宣的哪位皇上的旨意?注意,这句话是极为明显的挑衅,而且还是对雍正皇帝的“大不敬”,甚至立马给他扣上一个“大逆”的帽子都不为过。马齐该如何回应?立马指责胤禵的严重罪行,维护大清律例、维护朝廷纲纪?别忘了马齐的任务,就是“宣旨”而已;如果当场和胤禵起了冲突,不但自己会惹祸上身,还会给雍正皇帝生出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就当前的形势而言,节外生枝绝不是马齐的上上之选。暧昧劝说,疏导胤禵心中的愤怒和不平?别忘了,雍正皇帝之所以让马齐担任这个差事,就是为了考察马齐的站位和忠心,这个时候和胤禵态度暧昧,简直就是找死!来看马齐的回应——向前两步站定,以示郑重,然后大声宣布:“奉圣祖大行皇帝遗诏,克承我大清国大统的当今皇上!十四贝子,你若还自承是先帝的皇子,爱新觉罗的子孙,立刻下马接旨!”注意,这是雍正皇帝继位以后,朝廷官员第一次就其“继位合法性”予以的郑重发声,这就是马齐的明确态度,就是对雍正皇权最为有效的支持和拥护。更重要的是,马齐在为雍正皇帝正名的同时,还兼顾了胤禵的面子和感受。雍正皇帝来自先皇遗诏,即使你现在跪下接旨,也只是对先皇决定的服从,不算丢人!但光顾全胤禵的面子,如果办砸了差事该怎么办?所以,马齐还必须给出具体的“威胁”,让胤禵有所忌惮。虽然“百官之上的诸位皇子”,并不受上书房的管辖,但如果上书房针对某位皇子的具体罪行予以严惩建议,甚至给予“取消皇族身份”的建议,雍正皇帝也会慎重考虑,你还是掂量掂量吧!好了,这句话一出,胤禵也只能妥协,下马下跪接旨。“着十四贝子胤禵今晚在潞河暂宿,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钦此!”一听是这样的旨意,胤禵的愤怒再次满格,立马逼问道:“我千里奔丧,到了城外却不让我进去叩拜先帝灵位,这是什么旨意!”注意,到这个时候,马齐的差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马齐的表演时刻:“十四爷,皇上念您一路奔波,叫您在潞河驿将息一晚,明日进京叩拜先帝灵位,这原是一片好意嘛!”注意马齐对胤禵称呼的转换,从“十四贝子胤禵”,转换成了“十四爷”,这是马齐将自己从“当朝重臣”到“皇家奴才”身份的及时转变;是马齐用以劝说胤禵的必要提前;更是马齐能够稳立两朝而不倒的根本原因所在——公私分明、坚持原则,但也绝对不轻易得罪任何人!更重要的是,马齐的这段话还能起到另外两个作用:1、替雍正皇帝开脱,努力缓和胤禵和雍正之间的兄弟感情,这本就是对雍正皇权的直接支持;2、再次强调这是雍正皇帝的旨意,而不关自己的事。神仙打架,可别误伤了小鬼!你和雍正之间的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就是了,可别牵连上我!只是,没等胤禵反应,身后被胤禵“捡来”的乔引娣搭了腔:“这是什么好意?父亲死了却不许儿子去奔丧,普天下哪有这个道理?”我一直在强调乔引娣出现的非偶然性和乔引娣的心机之重、权谋之深,这绝非腹黑表现,更不是小人之心,仅从乔引娣这一句话就能明确得知。“圣旨”、“先帝”、“当今皇上”、“十四贝子”,这些关键词连起来,乔引娣就算是再傻恐怕也能猜出胤禵的真实身份。可尽管如此,乔引娣为何还敢三子搭话?这是一个基层百姓,一个差点被卖、差点被饿死的女人该有的表现吗?当然不是!她正是看准了胤禵心中的不满,看准了胤禵有苦说不出、又委屈无处申述的愤怒,才会有此“打抱不平”的表现。如此一来,乔引娣就会立马成为胤禵的“知心人”,就能为自己闯进胤禵的心奠定最有效的基础!胤禵随后那一句“你懂什么,再敢多嘴我用鞭子抽你”,虽为训斥,但却满是保护意图,乔引娣的目的达到了!我们再来看马齐的表现:“这是谁,竟敢如此方式,图里琛,给我拿下!”胤禵和雍正皇帝之间的矛盾既是兄弟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是关乎朝野局势的根本矛盾,作为“朝廷重臣”,我坚定拥护雍正皇帝;作为“皇家奴才”,我尽量维护兄弟俩之间的感情。但是,除此之外的任何人如果胆敢挑战雍正皇帝的底线,质疑雍正皇帝的权威,我一百个不答应!而马齐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被雍正皇帝的“自己人”——图里琛和身后那些朝廷官员们尽收眼底,雍正皇帝势必会在第一时间详细得知,马齐于雍正朝的地位稳了!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马齐 雍正王朝里的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