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驱逐舰的作用 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

1,其实,现代战争跟一战二战那个年代,已经没有什么可比性了。那种排成战列,依靠“大炮巨舰”的单纯“海战”,早已不复存在。当今时代,只要是综合性战争,几乎都会涉及到海陆空天、网络电磁这种“五位一体”的作战系统。尤其是空中打击力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的航母编队,打头阵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造价24亿美金,比普通巡洋舰都要昂贵的多)因此,在实战中,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都可以看成是对空、对海、对陆、对潜的武器平台,拥有一定的综合作战能力。区分他们的话,主要可以从排水量,也就是个头的大小、活动范围、综合作战能力几个方面来讲。一般来讲,排水量8000吨以上,对空、对舰、和反潜武器搭载比较齐全、数量大的可以称为巡洋舰。比如下图,苏联时代传下来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一直稳坐除航母以外,全球最大水面舰艇的冠军宝座。看基洛夫和其他船舰并肩航行,更衬托出了他的“大块头”。所以,巡洋舰是三位同行中,个头最大,造价最高,综合作战性能最好的一个。火力强,装备有丰富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进行下长时间的远洋作战。巡洋舰设计的初衷,就是要应对大规模的海上作战行动。因此,进入远程打击的导弹时代后,巡洋舰代替了战列舰,成了仅次于航母的,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不过,巡洋舰排水量大,自然目标会很明显,因而,在没有足够护航兵力的情况下,一般会不单独出海作战。而且,普通小打小闹规模的冲突,也不会动用这种昂贵作战平台的。日常中,出镜率比较高的,还得算下面这两位——驱逐舰和护卫舰。先看驱逐舰。驱逐舰的排水量在1000-7000吨左右,个头通常要比巡洋舰小,承担的任务种类繁杂,大规模的海上决战、小范围的海上冲突都需要它冲锋陷阵。驱逐舰都装有高性能的相控阵雷达,职能以舰队防空为主,兼具反潜和反舰能力。(我国海军驱逐舰装备具有“中华神盾”之称的信息化海上作战平台。)然而,发现到本世纪,驱逐舰又出现了明显的大型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些“大块头”的驱逐舰,别说能追赶上巡洋舰,都接近于航母的功能定位了。像下图,2015年下水的日本“出云”号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为1.95万吨,满载排水量2.7万吨。稍加改装后,就可以变身为一艘轻型航母。只是受限于《和平宪法》所规定的“日本自卫队禁止拥有进攻性武器”,给强行硬生生的叫成了“驱逐舰”。再看护卫舰,吨位一般在2000-5000吨左右。因此,护卫舰无论是在吨位上,还是在火力上都明显比驱逐舰低一级;相对于负责中远程防空,兼顾反潜驱逐舰来说,护卫舰更讲究机动性,对吨位要求不高,作为驱逐舰的补充,担负区域防空任务、有限的反潜反舰,战时还可以用于登陆支援作战任务,即,担任巡逻,或为大型舰艇护航。而且,“护卫”两字,可不是白起的。通常情形下,航母编队里,护卫舰一般会和航母保持10公里左右的距离,排列的最靠外,旨在替航母和巡洋舰等主力舰,侦察敌情,挨鱼雷和导弹的攻击,给主力舰提供“贴身”保护。此外,日常的海上巡逻、警戒、侦察,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护送民船等场合,也是护卫舰的日常任务。总之,在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三者中,护卫舰的出镜率最高。不过,随着战争理念的不断更新和造船工业模块化的发展,这三个者在实际功能上,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重叠之处,要想明确加以区分的话,最终还得从吨位上看。

驱逐舰的作用 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插图

2,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这三大类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信息战争的洗礼,其中的含义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差别。如今这三大类战舰过去与现今的定义,也有了天差地别的不同。首先是驱逐舰,二战期间驱逐舰的定义就是简单的驱逐,那究竟要驱逐什么呢?就是常规意义的地方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二战期间一艘驱逐舰如果遭遇了敌方大型水面舰艇,例如战列舰、巡洋舰等,驱逐舰就会发射自身携带的大装药鱼雷,迫使敌方大型水面舰只转向规避,这时己方大型舰只就可以获得有利位置。如果遇到水下目标,驱逐舰就会投放深水炸弹将潜艇干掉或是逼迫其浮出水面,然后再用自身的舰炮将潜艇轰碎。可如果驱逐舰碰到的是敌方同等对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那么驱逐舰就会全速航行与敌方驱逐舰进行炮战或是鱼雷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上拼刺刀。因为如果让敌方驱逐舰突破,那么己方大型水面舰只就会有危险,毕竟驱逐舰上所携带的大装药鱼雷实在是太危险了。可是现如今的驱逐舰却完全不同,再被信息化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驱逐舰们,如今已经变得身兼数职,防空、反潜、反舰、对岸支援等无所不能,而且万吨驱逐舰也能够独立远航,在某些特定时刻无需与编队结伴航行。其次就是护卫舰,二战期间的护卫舰承担的任务非常单一,那就是负责舰队的防空警戒任务,所以二战期间的护卫舰都会装备夸张数量的防空炮,以此来干掉来袭敌机。可现如今护卫舰的定义多少有些尴尬,因为防空导弹的出现外加上驱逐舰的一舰多能化,护卫舰的位置则是越来越没有必要。就比如海军最强大的美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就不在独立建造护卫舰了,而是让阿里博克级驱逐舰同时担任护卫舰的任务。而那些独立建造护卫舰的国家,也是为了节省成本而建造的任务单一舰只,就例如054A型护卫舰,它们只能够承担区域防空能力,而且每一艘护卫舰也只能负担一项任务,不能像驱逐舰那般一舰多能。最后就是巡洋舰,二战时期的巡洋舰可谓是海军的中流砥柱,由于自身的高航速和大口径火炮,巡洋舰往往能打出比战列舰更好的战绩,其实不止是现实就连游戏中也是如此,高航速、强火力、适量装甲防护的巡洋舰,要比吨位庞大体态臃肿的战列舰更容易操控。即便是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数次海战中能击沉敌方战舰的也往往都是巡洋舰,而传统意义上的战列舰往往只能承担炸岛任务。可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巡洋舰,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目前还有巡洋舰在役的国家只有美俄的提康德罗加与基洛夫级,而且这两级巡洋舰也都是冷战时期建造的,而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就再没有巡洋舰服役入列。其实全世界之所以统一抛弃了巡洋舰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只是因为有更好的战舰取代了它,那就是驱逐舰。二战时期由于驱逐舰吨位小所以无法陪同舰队远洋航行,所以才会拥有吨位更大的巡洋舰。可现在的驱逐舰已经突破了万吨,在如此庞大的吨位中可以装上一切必要的武备与补给,所以巡洋舰的地位就被驱逐舰自然而然的取代了。

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是以往的概念了。在冷战之前,这种划分还是很明确的。巡洋舰所谓巡洋舰指的是用于远洋作战的大型军舰,是仅次于战列舰的海军主力舰。在没有导弹的时代,巡洋舰是海军日常的主力,担负着大部分的日常任务。巡洋舰通常有大口径火炮,二战中巡洋舰主炮口径一定都超过150到200毫米,具有比较高的航速,快速巡洋舰可以达到25节以上的高速,具有相对厚重的装甲,可以抵抗敌人巡洋舰主炮的攻击。当然,巡洋舰还要分为重型巡洋舰和轻型巡洋舰。比如重庆号巡洋舰就是轻型巡洋舰,标准排水量5270吨,最高航速32节,主要装有3座双联装6英寸(152毫米)口径主炮6门,4座双联装4英寸(102毫米)口径高射炮8门。这是解放军在装备现代级驱逐舰之前,装备最大的军舰。重庆号曾多次对岸上炮击,压制解放军攻击部队和炮兵基地。驱逐舰驱逐舰是比巡洋舰小的军舰,主要用于侦察、巡逻、反潜、布雷、鱼雷攻击等等。驱逐舰也分为大型驱逐舰和小型驱逐舰。解放军的四大金刚:101“鞍山”舰、102“抚顺”舰、103“长春”舰和104“太原”舰,就是驱逐舰。这是从苏联高价购买的6607型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675吨,装备4座M1936式单管130mm/50倍径舰炮、2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2座64式432mm反潜深弹投射器锚雷20枚,沉底雷32枚。驱逐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没有这种军舰,海军就无法有效作战。其中大型驱逐舰是可以跟随战列舰、巡洋舰进行远洋任务,小型驱逐舰主要用于近海防御。护卫舰护卫舰就更小了,一般排水量不会超过2000吨。护卫舰最初诞生只是用于近海防御,还有远洋保护商船船队。护卫舰其实可以看做小一号的驱逐舰。我军的南昌号就是护卫舰。南昌号排水量为900多吨,本来是日本海军的桥立型炮舰二号舰。抗战胜利以后,该舰被中国接收,改名为长治舰。1949年(民国38年)9月19日该舰舰员击毙舰长胡敬端、副长孔祥栋等12名舰员后,驾舰投靠中国共产党,23日中华民国空军派机将其炸沉(一说自沉)于南京燕子矶以东。1950年经解放军打捞及维修后,改名为“南昌”舰,归类为护卫舰。护卫舰很少参加远洋海战,主要用于近海防御。

4,谢谢邀请!兔哥回答:这三款水上兵器都是由历史传承而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作用也发生改变,但基本定义源于使用所需要,这也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路径,战争的需要催生了武器的发展。目前,这三款兵器就其名称定义来说也是经历几度变化,但原始使用目的并没有大的改变。例如,驱逐舰诞生时就是多用途,进攻性的武器,护卫舰诞生时就是护航、巡逻、反潜,只有巡洋舰走向了末路。下面兔哥说说这三款军舰的故事,欢迎探讨指正!驱逐舰:要说到驱逐舰就不得不说一个水中兵器的诞生,这个兵器就是鱼雷。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研制出了一种在水面下直线航行的武器,也就是鱼雷,当时的鱼雷很简单,头部装上炸药,用压缩空气发动机推动尾部螺旋桨前进,通过液压阀控制水平舵来控制鱼雷航行深度,属于直线航行,射程180~640米,每个鱼雷的航程都不一样,有远有近,速度11公里/小时,183米需要1分钟。因为这个武器外型像条鱼,所以取名鱼雷,其实本身就是仿照鱼来研制的,并根据怀特黑德名字意译“白头”取名白头鱼雷。鱼雷的诞生掀起一股鱼雷风暴,水下航行,一枚就能摧毁一艘舰船,于是利用小船搭载鱼雷的鱼雷艇开始盛行,专门攻击大型舰船,成为当时一个流行的武器装备,特别是一些弱国,把它做为对抗海上强国的杀手锏。英国面对这种局面于是开始想对策,它开始制造一艘同样搭载鱼雷并且可以安装火炮武器的专门打击鱼雷艇的军舰,也就是鱼雷艇捕捉舰,1892年8月8日第一次在官方的通讯中出现了“鱼雷艇驱逐舰”这一用语,这也是驱逐舰这一舰种首次使用。世界上第一艘鱼雷艇驱逐舰是英国1893年建造的“哈沃克”号鱼雷驱逐舰。在此之前,也有类似的鱼雷捕捉舰,比鱼雷艇大点,航速慢,常常被鱼雷艇甩在身后,甚至出了鱼雷艇看到鱼雷捕捉舰就主动去打它的窘态。而英国的“哈沃克”号鱼雷捕捉舰则不同,航速超过鱼雷艇,又拥有火炮,鱼雷等武器,于是让人眼前一亮,为了区别鱼雷捕捉舰的臭名声,驱逐舰一词被普遍接受,英国的“哈沃克”号也被定义为第一艘驱逐舰。一战前驱逐舰的排水量已经达到了1000吨以上,并且用于反潜、护航、作战等。二战时期驱逐舰已经是使用任务最广泛的一个舰种,排水量逐步增加。二战后导弹被安装在驱逐舰上成为导弹驱逐舰,并且具备了反舰、反潜、防空任务,成为一个驰骋大洋的多面手。护卫舰:护卫舰的历史要比驱逐舰早很多,在16世纪的帆船时代护卫舰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护卫舰是一个三桅武装帆船,排水量约240吨~400吨,相当于一艘渔船。护卫舰发展到了今天成为一款排水量仅次于驱逐舰又大于“艇”级别的多用途战舰,并且可以执行远航任务。早期的护卫舰只是在近海活动,并不会出远门,其本质就是一个巡逻舰。不过护卫舰的定义却没有大的变化,护航、巡逻。护卫舰的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海上强国都扩张殖民地,通商,因此,需要有这种小型武装舰船负责近海警戒,航道护航工作,护卫舰逐步得到发展。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建造专门护卫舰的国家,20世纪初俄国开始建造了一批排水量400~600吨的护卫舰,护卫舰由于排水量小,火力弱,抗风浪性差,航速低,基本上都是近海巡逻任何,其实护卫舰早期就是一个海上移动的哨所。第一次世界大时,护卫舰排水量达到了1000吨,并且任务开始定位,基本就是反潜、护航、巡逻。现在的护卫舰已经是导弹化,但任务基本没有改变,只不过是具备了远航能力,其巡逻、护航、反潜和一、二战时期没有区别,地位依然位于驱逐舰和“艇”之间。巡洋舰;巡洋舰最早起源于风帆时代的“快帆船”,巡洋舰顾名思义就是能在大洋上巡逻的军舰,主要特点是排水量大,武器装备多,负责远洋作战和巡逻任务。巡洋舰的任务和驱逐舰基本没有本质的区别,风帆舰船时代英国是以火炮数量来区别的。巡航舰是远洋舰队的多面手,巡逻、侦察、警戒、护卫,以及追击等等任务都是其本质工作。巡洋舰诞生于18世纪,早于驱逐舰,晚于护卫舰,是根据大航海时代出现的,主要就是能够远洋航行,作战。巡洋舰的出现是远航作战的需要,风帆巡洋舰时代,巡洋舰为战列舰保驾护航,负责警戒、巡逻、护卫任务。一战时巡洋舰成为战列舰的护卫舰,是战列舰的小跟班。一战以及二战时期是巡洋舰最阳光的时代,但还是被战列舰的光环所掩盖,二战后战列舰被航母取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巡洋舰并没有盼来出头的日子,而是被驱逐舰顶出了本来是不稳固的宝座。巡洋舰的任务和驱逐舰重叠,唯一的优势是早期的远航作战能力,但随着驱逐舰的排水量逐步增加,巡洋舰和驱逐舰已经难于区别了,这种情况下巡洋舰就逐步被淡化,现在排水量1万吨的驱逐舰都有了,就是不叫巡洋舰,你能咋滴吧。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的区别:首先,三艘舰船都是因为战争需要而诞生,护卫舰是近海警戒、巡逻、逐步被用来护航、反潜,后来又随需要逐步增加排水量并执行护航任务,海上作战,护卫舰一直都是这个使命,直到现在。驱逐舰从抓鱼雷艇开始就是进攻型,并且地位一直直追巡洋舰,最终把巡洋舰打入冷宫。巡洋舰本身就是一种大号的驱逐舰,远航作战催生巡洋舰的发展,但始终就被战列舰压制,战列舰跌落神坛后,巡洋舰不但没能提高身位,反而被驱逐舰取代。这三种军舰也曾经利用排水量来定义,但现在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规矩,看来作用才是硬道理,也是价值所在。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驱逐舰的作用 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