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鲛人泣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

1,此二句为李商隐《锦瑟》一诗之颈联,有关这二句诗的典故有许多的说法。沧海月明珠有泪涉及到的典故有三种之多。《李义山诗集注》有关于《锦瑟》一诗的注解中提到:文选注。月满则珠全。月亏则珠阙。郭宪别国洞冥记。珠勒国在日南。其人乗象入海底取寳。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其中“沧海”句涉及到了两个典故:一是引自《文选注》中说法,即海中明珠有灵性,随月的盈亏而变化。另外一个就是鲛人泣珠的典故。另有《唐名家诗导读》讲到了一个”沧海遗珠”的故实:《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讲的是狄仁杰早年做官时被人诬告,当时的黜陟使闫立本对他的处境深表同情,更欣赏他的才华,说他是沧海遗珠。当然,关于这个说法被《唐诗百话》反对,认为牵强附会。不过我认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既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则他也许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身就很复杂,这个典故倒也说不上勉强。李商隐在一句诗中用多个典故,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本身就是其卓越文学功力的体现。且这三个典故都可以照应诗人的一生经历。即月满珠全月亏珠缺,即为悼亡妻子离世,妻子在世的时候,自己虽羁旅在外,聚少离多,但幸得妻子贤惠,因此婚姻和感情是圆满的,妻子死后自己的感情生活变得不圆满。鲛人泣珠这个典故用在此诗中,有说是李商隐悲李党领袖李德裕被贬海南并死在那里。李德裕对李商隐有提携之恩,故诗人为人生路上失去一位导师而悲伤难过。其实对李商隐有过帮助的也不止李德裕一个人,还有如早年的恩师令狐楚,欣赏他才华的萧浣、郑亚等等。只是李德裕被贬之地远在海南,一代良相的遭遇尤其悲惨,因此诗人内心的伤感就特别的重,所以会产生更直接的联想。其实也可以由李德裕的遭遇联想到封建社会时代德才兼备的士人往往并没有落得更好的结局。鲛人泣珠的典故另有报恩的传说,《昭明文选》载: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绡者,竹孚俞也。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王维有诗句云:“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即是对世间识才之伯乐的感激。此典也可泛指诗人对此生以来遇到的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内心的感恩之情。“沧海遗珠”之典写自身际遇,李商隐对自己的政治才华是有足够自信的,此典可指自己犹如大海中遗落的明珠,从未真正有机会得以发出自己的光彩,即是发抒对自己终其一生仕途沉沦的悲怆之情。如此,此诗句涵盖了三个典故,高度概括出诗人对自己家庭、事业与人生的遭际,一时为之所感,不觉为之一哭。蓝田日暖玉生烟此句只有一个典故,即《唐名家诗导读》中所提到的:《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戴叔伦论诗主张诗歌要含蓄朦胧,远望时若隐若现,而近于眼前,面目表露无遗则失去了诗歌的含蓄之美。他用了“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形象化比喻,指作诗讲求语言的优美、内容的充实与意境的圆融。有传说大海里的珍珠要吸收月亮的光华才能养成,那么玉的养成也应有些神秘美丽的传说。宋代王安石的《估玉》一诗有句“潼关西上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镵镌”或可一证。诗中讲到了秦时的采玉人到蓝田山中采玉,欲知玉之所在,采用的技能就是望气。有玉的地方,必有昼夜不散的灵气,如擎天之柱,直上云霄,这气有两道,一雄一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七彩的光芒,意阴阳和谐的生成环境。《水经注.渭水》提到秦始皇建皇陵在蓝田山,此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由此,传说中生长玉的地方是太阳光经常照耀的地方,玉吸收了太阳的光华而渐渐蕴含温润的气息,远看仿佛有雾气萦绕。故云“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蓝田之名即是得于玉的品质,《长安志》载:周礼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三秦记曰,葢以县出美玉,故名蓝田。锦瑟一诗中间两联其意境甚美,就内容而言,前三句略可猜测一二,而此句确实更让人费解,玉意象多与品格相关,或此句可指自己并不像外人所猜测的那样背恩负义,而是一个犹如美玉一般心地纯净品格高尚的人。不管这两句的典故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们更多地是被诗歌精致华美的言辞,幽美清丽的意境所感动。此二句:沧海对蓝田,一宽阔一高耸,月明对日暖,一夜一昼;一冷一温;珠对玉,皆人间美好物事,一养成于阴,一生发于阳;泪对烟,一明晰一蒙胧。营造出两幅绝美又相反相成的境界,千年而下,令人咏之如含英咀华,口齿生香。

鲛人泣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插图

2,我是爱读诗词的,李商隐的诗,年少就读,也特喜欢李商隐的诗,其中《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王生烟。”更是我最最欣赏的名句之一。在《锦瑟》里,最少有四个典故:庄生梦蝶,春心杜鹃,明珠有泪,蓝田种玉。诗有典故而不知典,是没法深懂诗情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诗可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极负盛名,爱诗者无不喜吟乐咏。但这诗又极朦朦胧胧,含含糊糊,难懂得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的横看成峰侧成岭。看似咏物,又与瑟关系不大,实是借“瑟”喻人,李善作”无题”,实有隐喻,了解李生平的,肯思悟,实是诗人自伤身世之作。李商隐生于公元813年,858年就离世了,享虚年才46岁,字义山,号玉溪生,出身于没落小官家庭。他的一生正当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大官僚集团党争的时代,李在夹缝中,潦倒过一生。李先是由牛党要人令孤楚,令狐绹父子提拔起来的,却和李党王茂元的女儿成亲,这样使得他两边不好做人,不被信任与重用,有志难酬,抑郁朦胧含糊过日。首联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追亿,有无限伤感之情意,为诗定了基调。颔联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托故事言己情。庄周梦蝶是个美好故事,只是在“梦”里;春心杜鹃则又是另一典故了,借此表达了往事如梦幻一般,所遭不幸,无处倾诉,只好托望杜鹃诉说春心。没经历过悲苦,是难体察的。颈联则连用两传说,一是明珠有泪,二是蓝田种玉。将情融于其中,创造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完美境界。明珠有泪是神话故事。据传珍珠生南海,是鲛人(人鱼)的眼泪变成。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也是很凄美的神话故事,情景交融,一幅清怨妙境跃然跳在眼前。传说蓝田那个地方盛产美玉,玉经丽日一照,便玉气腾空生出袅袅烟气来。“珠泪”、“玉烟”相互映衬,充分体现了诗人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这也写出了多少有志难成人的忧怨心境。尾联用“此情”与首联的“思华年”相呼应,表达了几层曲折,实在耐人寻味,我极喜欢。

3,很多人会对这句的典故产生误解,原因就是对古代文史知识的匮乏。很多人简单用“鲛人泣泪”来解释“沧海月明珠有泪”,甚至只是将“沧海”解释为“大海”,这也未免太轻视李商隐的功力了。程千帆先生在《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中对这首诗进行了详细的考索,让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解释这首诗。因原文略长,我这里简单讲述问题中的这句所含典故。沧海古人称南海海域为南海,亦称涨海;而称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为沧海。然而我们海域中“产珠”之地并非沧海,而是南海。李商隐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实,他之所以将“南海”作“沧海”,是要遮掩此诗暗指之事——唐朝名臣李德裕被贬崖州,崖州产珠,又名珠崖。如果直接说“南海月明珠有泪”,那就有遭受文字之祸的嫌疑。珠有泪“鲛人泣泪”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博物志》记载:南海有鲛人,其眼泪能泣珠。然而,即使用此典故,那也应该是“鲛(人)有泪”,而不是“珠有泪”。其实,据《后汉书·循吏传》与唐朝《玉泉子》可知,从汉朝到唐朝,“珠”不仅可以指珠本身,也可以指“产珠的贝”,如此,“珠有泪”便不再牵强。珠有泪,即鲛人泣泪。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后汉书·循吏传》何不序珠来去之意?——《玉泉子》沧海月明珠有泪在南海的月明之夜,鲛人在哭泣着。此便是李商隐所想象的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的忧伤形象。蓝田日暖玉生烟很多人将从气象学解释山间云雾水蒸气之类,然而这最多算“玉山生烟”,怎么能说“(良)玉生烟”?其实,这应该借用古代“望气术”来解释,古代迷信者常用望气来解释此间有伟大的人物出现。李商隐这里想表达的便是“地中有良玉,天上有云气”,暗指令狐绹已经当上宰相。如此解释,“李德裕贬谪”与“令狐绹拜相”这两件对李商隐人生影响的大事,方能在“锦瑟”中完美体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73学习攻略 » 鲛人泣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